恐狂

问题一:

因个人极特殊心理原因,直接和间接暴露发生时无法察觉,所以什么处理也无法做。所以希望得到准确答案,以方便我判断风险。

1,间接传播导致人得狂犬病。但在事后统计时候,病人可能判断错误,以为是直接抓咬导致的(其实没有抓咬的情况发生)。有没有很多例这样的情况,从而导致统计数据出错?因为,我根据自己的认知判断。间接传播虽然会少一点,但也没有数据统计的那么罕见。如果统计数据错误的话,间接传播的风险不就比想象的高?

2,疯狗口水短时间,算得上比较容易间接接触人的粘膜,比如口腔,鼻腔,眼睛。这样的间接感染岂不是比较常见,为什么统计数据上还是表现为鲜有间接感染患者?

回复一:

1,统计会有误差,但有控制误差的各种方法。样本量越大,涉及年代、地区越多,结果会更可靠。还有相关的模拟实验,证明狂犬病毒很容易灭活,经完整皮肤、已凝血的伤口都不能传播,可侧面证明统计可靠。

2,除角膜移植,从无经眼传播的病例,经口腔和鼻腔通常也不能传播,狂犬病毒一旦离开宿主体内,在自然界的传染能力远没有你想象的强大。

问题二:

我只恐间接,确切的说我只恐鞋底可能踩到狂犬病毒,因为有很多的猫猫狗狗。10月28号下班在停车场遇到一只流浪狗,我看着它横着在我面前走过,然后我跨过它的路线去开车,我想问如果鞋底踩到流浪狗的病毒,会再形成飞沫或者气溶胶传播吗?我2020年8月打过加强,测抗体15,2022年8月加强两针成大,没测抗体。

回复二:

你今年8月加强两针后有3年有效保护期,此期间被疯猫狗咬伤出血不用再打针。加强针后终生是相对保护期,对直接抓咬之外的各类间接感染的风险都有足够的免疫力。你说的如果鞋底踩到流浪狗的病毒,不可能再形成飞沫或者气溶胶传播,从未接种过疫苗的也无风险。你是打过加强针的,更可高枕无忧。